请重视无症状脑梗
  • 发布时间:2019-10-30
  • 作者:xinli

        随着CT和MRI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患者出现头晕、头昏、头痛等症状进行检查时,在影像报告中常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等诊断。不少老年患者因其它疾病或症状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也常常无意中发现有“梗死灶”等检查报告。然而这些患者并不出现肢体瘫痪、麻木或口齿不清等明显脑卒中症状和体征。在临床上这种情况称之为“无症状、静止性或隐匿性脑梗死”。
       无症状脑梗死并不是什么症状都没有,根据仔细询问病史,多数患者是有症状的,如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头外伤、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精神异常,或其他症状和疾病,其中头痛伴头晕发病率较高。尽管无症状脑梗死不引起明确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但可能引起或加剧抑郁情绪或智力障碍,据报道约1/3无症状脑梗死患者有抑郁症的表现。已有研究证明,这类患者是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的高风险人群。因此对这类人群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可以降低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风险。
       早在1999年,我国神经病学分会,在中华神经科杂志发布“脑血管疾病分类”中,就已经提出此种情况属于脑梗死的一种。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从8%到28%不等,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而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发病率更高。
       由于无症状性脑梗死是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的高发人群,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患急性脑卒中风险更高。值得注意的是,若在一个月内出现新发的无症状缺血灶,患者复发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显著增加。有的学者认为无症状性脑梗死,是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发生重要的影像标志物,提示5年内发生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的风险为3%-10%。因此对无症状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早期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显著降低病人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风险。
       对于确诊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血管因素的筛查,详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疾病、吸烟等。建议到医院检查血常规、血脂分析、餐前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颈部及颅内血管超声、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通过到医院检查,找出危险因素,查明血管壁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临床干预,降低危险因素,降低患病率。
       大庆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在早期干预无症状性脑梗死,预防脑卒中和血管性痴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该科依托大庆市第三医院强大的精神心理治疗优势,既能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冲动、失眠问题进行心理治疗,又能满足脑血管疾病早期预防、干预及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癫痫、神经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身心兼治,极大方便了患者,解除了其往返奔波之苦和后顾之忧。      
                   神经内科  陈鹏   5096170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