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丽华(化名),是一名知性美女,她是新西兰华人。来住院前每天焦虑紧张, 心情无法平静,很是痛苦,每天的日子过得都像热锅上的蚂蚁,煎熬难耐。自述家有父母,一个姐姐已经出嫁,她大学毕业不顾家人劝阻远嫁新西兰,和大学的初恋男友结婚了。自从到了陌生的国度后她感觉在心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焦躁恐慌,一直持续到现在。期间曾多次寻求治疗,在国外的医院精神科被诊断焦虑症,开药治疗,未能解决。在回到大庆治疗前,病情加重,焦躁严重,坐卧不宁,日夜不眠,不吃饭,面黄肌瘦,对声光极其敏感。在第一次心理专家门诊诊疗时,我详细了解她的各种症状和曾经的求治经历,我问:“你能做一个自我评价吗?”。没有经过任何思索,丽华回答道:“我的成长深受我父母的影响,我父母是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朴实、善良、勤劳,对孩子极其严格。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在生活中,我积极学习我父母身上我认为很宝贵的人格品格。现如今,在父母心中我是一个好孩子,因为我孝顺;在朋友心中我是一个好朋友,因为厚道。而且作为一个这样的人,也是我的追求。”丽华沉默了一会又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问道:我想不通我为什么得了焦虑症?”。我反问:“你认为呢?”。丽华说:“夏医生我实在想不出来,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我笑了笑说道:“现在我也不是很确定,但任何症状或者结果的出现,都必然有其原因,咱们可以一起找出那个原因,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也就自然会找到解决的办法。这需要咱们两人一起努力,你愿意为此努力而获得新生吗?”。丽华信任地点点头,接着我和她细致地讲述了焦虑症发生的原因:
1、遗传基因。焦虑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1人得病,另1人罹病机率只有50%。父母其中1人得焦虑症,子女得病机率为25%;若双亲都是焦虑症病人,子女罹病率提高至50~75%。研究发现有家族遗传焦虑症病史的患者,其第11对染色体发生异常,因此遗传的机率非常大。
2、童年经历。研究发现,童年有过分离焦虑,即与父母分离过,如去上学甚至睡觉前,经常会体验焦虑、恐慌、身体不适等,当成年后,离开“安全”的人(如父母、亲友等)或地方,这些人也会感到焦虑。
3、父母表现出对世界过分谨慎的态度。父母在养育过程中,过分关注子女身边的一些潜在危险,如“要小心身边的人”、“下雨了,不要出去,要感冒的”。越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害怕、过分谨慎的态度,孩子就越会把世界看作危险的地方。如果父母对子女过于严格、过分挑剔,过于完美,子女就不会很确信自己是否被接纳,为了赢得赞许,会加倍努力。成年后,总是没有安全感,害怕会“丢脸”,时常约束自己的言行。
4、长时间累积的压力。累积的压力可能由持续多年未解决的心理冲突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生活中某一个时期所经历的困难所导致。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经历1-2个变故是很平常的,但是一系列变故如果接二连三地发生,可能会导致陷入慢性压力、疲惫状态。
长期的因素,如遗传、童年经历、父母的过分谨慎、长期累积的压力,是焦虑症的前置原因。但是短期的因素,重大的个人损失,如:死亡、离婚、分离造成,失业、生病、严重的经济困难;重大的生活变化,如:结婚、生小孩、换工作;刺激性、娱乐性的药物,如:摄入大量咖啡因等,都可能引起第一次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
那么,如何通过自我疗愈减轻焦虑?
1、远离高压力的生活方式。
因为紧张的生活方式会使某些人的焦虑问题更为持久。
2、不要压抑情感。学会沟通,疏泄不良情绪。表达情感会产生明显的生理效果,使焦虑水平下降。否认生气、失望、伤心甚至是兴奋感受,反而会引发你莫名其妙的焦虑。
3、正确思考人生意义,树立切合实际的生活及工作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你可能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而这种束缚感会成为滋生焦虑、恐慌,甚至是惊恐发作的温床。
4、远离抽烟、酗酒与滥用精神活性物质,培养良好兴趣爱好。研究人员认为焦虑症患者常借助酒精、尼古丁等物质来疏解焦虑症的低潮,约有30%的严重焦虑症患者酗酒与滥用物质。此外焦虑症患者对尼古丁上瘾的机率比正常人高2倍。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焦虑及焦虑症。
我从丽华具体描述她的成长经历中得知:她过分追求完美,极度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在自己曾经的学习生活中,为了给父母和老师留下好印象,家长和老师无论要求什么,她自己都完全遵守。除了学习外,她感觉做其他事都是浪费时间,丽华把所有的精力都要用到学习上,整个高中阶段都没上过体育课;老师说不要谈恋爱,丽华都不主动和男生说话,只是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与男生沟通。丽华曾经也有自己的爱好,也知道他人的有些请求自己应该拒绝,但为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完美”形象,她都放弃了自己,可以说她的整个生活都在为“他人”而活。为此,他没有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错误的归因,导致她选择了错误的解决方案而让自己陷入一种焦虑恶性循环的深渊。通过具体分析,丽华了解到自己焦虑不堪发生发展的过程,感觉轻松了很多。通过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心理治疗,现在的丽华已经康复并踏上了返回新西兰之旅。 中医心理单元 夏艳梅